全国服务咨询热线:13388425012(南区)15325881717(北区)
病虫害图库

白菜软腐病|图片|特征|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24      点击次数:38

白菜软腐病俗称"烂疙瘩"、“烂帮子”,是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同时也是影响大白菜高产、稳产、降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本文将重点为您介绍白菜软腐病的症状,病害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办法等信息,希望能对您提供帮助! 

白菜软腐病症状:多从基部先发病 ,发生初期 ,白菜的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病斑 ,随后病部逐渐扩大、变软 ,呈暗褐色。在晴天中午 ,植株的外层包叶出现萎蔫下垂 ,早晚还能恢复正常。但随病情发展 ,数天后 ,病斑扩大至整个叶片基部 ,叶片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 ,中午便不再恢复 ,而且病部开始腐烂 ,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变黑腐烂或塌倒溃烂成泥状 ,叶柄或根茎基部组织呈灰褐色软腐 ,严重时全株腐烂 ,病部散发出恶臭味。病叶在日晒下失水变干呈薄纸状平贴地面或紧贴叶球。

1.jpg

白菜软腐病病害病原:病原物就是细菌。白菜软腐病病原菌为欧文菌属菌体短杆状。病原菌在20度、湿度高的环境下,以寄主植物根际土壤为中心形成菌落长期生存。在下雨天借助土粒飞溅,从白菜下部叶片、叶柄部位的伤口和害虫食痕侵入,而且遇到寄生植物,便会迅速繁殖。

菌体短杆状,大小为0.5-1.0μm×1-3μm,革兰染色阴性,单生,双生或短链状,有多根周生鞭毛,无芽孢。化能有机营养型,兼性厌气,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营养琼脂上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

白菜软腐病发病规律:病原菌在20℃、高湿度下,主要以寄主植物根际土壤为中心形成菌落长期生存。降雨时借助土粒飞溅,从白菜下部叶片、叶柄部位的伤口和害虫食痕侵入。大风天气,可以将带菌尘土吹向菜地,降雨过后,有些植株上部开始发病。病原菌通常借地表流水而传播。其发育适温为32~33℃,如遇寄生植物,即迅速繁殖。即使消毒土壤,病菌密度也可立即恢复如初。

白菜软腐病防治措施:1、物理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适期播种,适当稀植;精细整地、高垄种植;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小水勤灌,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施足底肥,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钙肥,增强苗势;田间作业要防止伤根、伤叶;发现病株后及时清除,病穴撒石灰进行消毒。

2、化学措施。发病初期,选用喹啉铜、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杀菌剂防治。药剂防治应尽量提前喷药预防,已发病的地块应连续用药3-4次,间隔一周左右。喷药时,应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叶柄及茎基部,连带根部周围土壤都要喷到。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电话:13388425012(南区) 15325881717(北区)
传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