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咨询热线:13388425012(南区)15325881717(北区)
病虫害图库

大豆造桥虫|图片|特征|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4-12-06      点击次数:167

大豆造桥虫别名:步曲虫、打弓虫

大豆造桥虫分布为害:经常危害大豆的造桥虫有棉大造桥虫、黑点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云纹夜蛾等,常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主要产区。幼虫将叶片咬成缺刻、孔洞,危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1.jpg

大豆造桥虫发生规律:多数为1年发生3代,在豆田内混合发生。成虫多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成虫多趋向于植株茂密的豆田内产卵,卵多产在豆株中上部叶背面。初龄幼虫多隐蔽在叶背面剥食叶肉,3龄后主要为害上部叶片。幼虫多在夜间为害,白天不大活动。幼虫5-6龄,3龄前食量很小,仅占一生总食量的6%-11%;4龄幼虫食量突增,占总食量的14%-21%;5龄进入暴食阶段,占总食量的70%左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在2-3龄幼虫期施药。  

大豆造桥虫为害特征:大豆造桥虫均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仅啃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虫龄增大,食量也随之增加,将叶片边缘咬成缺刻和孔洞,甚至全部吃光,仅留少数叶脉·,造成落花落荚,豆粒庇瘦。

大豆造桥虫防治措施: (一)诱杀成虫。

从成虫始发期开始,用黑光灯诱杀。

(二)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以前,百株有幼虫50头时,用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均匀喷雾。每亩也可用2.5%的敌百虫粉剂或2%的西维因粉剂2.5公斤喷防。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电话:13388425012(南区) 15325881717(北区)
传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