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咨询热线:13388425012(南区)15325881717(北区)
病虫害图库

豆芫菁|图片|特征|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4-12-06      点击次数:207

豆芫菁别名:白条芫菁

豆芫菁分布为害:豆芫菁(EpicautagorhamiMarseul)在华北、华东、华南等省(区)均有分布。为害豆科作物以及薯类、棉花、茄子等,以成虫取食叶片,残存网状叶脉,也能食害嫩茎和花瓣。

1.jpg

豆芫菁发生规律:豆芫菁在东北、华北一年发生一代,在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每年发生2代。以第5龄幼虫(假蛹)在土中越冬。在一代区的越冬幼虫6月中旬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为害,8月份为严重为害时期,尤以大豆开花前后最重。2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6月间发生,集中为害早播大豆,以后转害蔬菜。第一代成虫为害大豆最重,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并转至蔬菜上为害。成虫白天活动,在豆株叶枝上群集为害,活泼善爬。成虫受惊时迅速散开或坠落地面,且能从腿节末端分泌含有芫菁素的黄色液体,如触及人体皮肤,能引起红肿发泡。成虫产卵于土中约5厘米处,每穴约70~150粒卵。豆芫菁成虫为植食害虫,但幼虫为肉食性,以蝗卵为食。幼虫孵出后分散觅食,如无蝗虫卵可食,则饥饿而死。一般一个蝗虫卵块可供1头幼虫食用。

2.jpg

豆芫菁为害特征:豆芫菁以成虫为害大豆的叶片,尤喜食幼嫩部位。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吃光,只剩网状叶脉。豆芫菁为害嫩茎及花瓣,有的还吃豆粒,使其不能结实,对产量影响大。幼虫以蝗卵为食,是蝗虫的天敌。

豆芫菁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大豆收割后或在冬季深翻细耙,消灭越冬幼虫。

2、网捕成虫成虫有群集为害习性,可于清晨网捕消灭,减轻虫害。

3、药剂防治  

在成虫始盛期,每667平方米用20%杀灭菊酯或2.5%溴菁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也可用80%敌敌畏或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每667平方米用药液50千克。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电话:13388425012(南区) 15325881717(北区)
传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