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麦别名:铃铛麦、花黑麦草,乌麦,是田间常见杂草,其种籽混杂于作物中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麦类赤霉病、叶斑病好黑粉病的寄主,需要及时防治,本文针对野燕麦图片、形态特征、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对野燕麦有更多的了解!
野燕麦分布为害:野燕麦,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全国各地 ,以西北、东北地区受害最为严重。危害的作物有麦类、玉米、高粱、马铃薯、油菜、大豆、胡麻等;种籽大量混杂于作物内,降低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麦类赤霉病、叶斑病好黑粉病的寄主。
野燕麦形态特征:秆直立单生或丛生,有2-4个节,株高60-120cm。叶鞘光滑或基部被柔毛;叶舌膜质透明;叶片宽条状。圆锥花序呈塔形开展,分枝轮生,小穗疏生;小穗生2-3朵小花,梗长向下弯;两颖近等长,一般9脉;外稃质地坚硬,下部散生粗毛,芒从锌体中间略下伸,2-4cm长,膝曲扭转,内程短。颖果长圆形,被浅棕色柔毛,腹面有纵沟。种子繁殖。
野燕麦发生特点:稻茬小麦田野燕麦多于播种后5-8天出苗,呈秋季单峰型,在拔节期以前生长速度比小麦慢,拔节后生长速度加快,与小麦共生到拔节期。严重的共生到返青期。一些麦区为害较重,野燕麦发芽适温为10-20℃,当温度高于25℃时,发芽率显著下降,在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20cm,最深达30cm,因地中茎的调节野燕麦的分蘖节一般都在地表下1-5cm,在东北和西北麦区,于4月上旬出苗,4月中、下旬达到出苗高峰,出苗时间可持续20-30天,6月下旬开始抽穗开花,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或脱落。成熟种子经90-150天休眠后才萌发。在冬麦区,于9-11月出苗,4-5月开花结实,6月枯死。
野燕麦防治方法:40%野麦畏乳剂和6.9%骠马浓乳剂对野燕麦具有良好防除效果,还可兼治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对小麦及下茬作物安全,施一次药即可控制当季野燕麦危害。
南区电话
北区电话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