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咨询热线:13388425012(南区)15325881717(北区)
病虫害图库

香附子|图片|特征|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4-07-09      点击次数:106

香附子属莎草科植物,虽然是一味中药,但香附子在农业中却是主要草害之一,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因此,本页面展示香附子的图片、特征以及防治方法等信息。

香附子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莎草、三棱草

1.jpg

香附子分布为害: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基本上遍布全国,棉花、大豆、甘蔗和果、桑、茶园、为害严重。尤以对新疆的棉花和广西云南的甘蔗为害最大。

香附子形态特征:子叶留土。第一片真叶线状披针形,有5条明显的平行脉,叶片横剖面呈V字形。第三片真叶具10条明显平行脉。成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匍匐、细长,顶端着生椭圆形棕褐色块茎。秆直立,散生, 锐三棱形。叶:基生,短于秆,鞘棕色,老时常裂成纤维状。苞片叶状,2-3片。花: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有3-6个开展的辐射枝,辐射枝末端穗状花序有小穗3一l0;小穗线形,长1-3厘米,具花10-30朵,小穗轴有白色透明宽翅;鳞片卵形,长3-3.5毫米,膜质,两侧紫红色,中间绿色;雄蕊3,花药长,线形,暗血红色,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细长,柱头3,伸出鳞片外。果:小坚果,长圆形,三棱状,横切面三角形,两面相等,另一面较宽,角圆钝,边直或稍凹,长约1.5毫米,表面灰褐色,具细点,果脐圆形至长圆形,黄色。

2.jpg

香附子发生特点:喜生于疏松性土壤上,于砂土地发生较为严重,生于农田、田边、路旁、荒地等处。苗期2-4月,花果期5-11月。块茎和种子繁殖。生活力、繁殖力很强;较难铲除。

香附子防治方法:

防治香附子,一般是使用硝磺草酮、二甲四氯钠、以及氯吡嘧磺隆,也可以是复配的二甲·灭草松、或二甲·唑草酮等除草剂,农户看到香附子应当及早用药,同时根据作物的种类,谨慎选择除草剂,注意安全使用,避免出现药害。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电话:13388425012(南区) 15325881717(北区)
传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