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频振式杀虫灯在棉花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来源:转载 更新时间:2017-02-18 阅览2027次

  棉花产业是兵团的支柱产业,兵团棉花单产、出口量、商品率、人均占有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2008年兵团棉花播种面积702.83万亩,总产92.88万吨,平均单产132公斤/亩,棉花单、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新的水平。 “十一五”期间,兵团计划将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850万亩,总产达到120万吨,保持中国主要产棉区行列。但是随着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高度集约化种植及滴灌面积的推广,棉花有害生物发生亦随着发生变化,成为影响和制约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利用化学农药虽可有效控制棉田害虫的为害,但存在着成本日益上升、棉田生态环境遭破坏、害虫产生抗药性等弊端,而且大面积单一化防有可能激化棉铃虫与棉蚜防治的矛盾,引起棉蚜反弹。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现根据各地试验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诱杀害虫种类
  据各地调查,频振式杀虫灯在兵团诱杀害虫种类涉及5目16科,可诱杀鳞翅目害虫主要有:棉铃虫、三叶草夜蛾、地老虎、斜纹夜蛾、玉米螟、甘蓝夜蛾、灯蛾、天蛾、小菜蛾等;鞘翅目主要有:象甲、黄曲条跳甲、铜绿金龟子、大金龟子、豆天牛、芫青等;直翅目主要有蟋蟀、蝼蛄;同翅目有叶蝉、飞虱等;半翅目有绿盲蝽、二点红蝽等。
  调查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棉田主要害虫均有诱杀作用,杀虫谱非常广。
  2.诱杀害虫数量
  农二师33团在2005年5月13日至9月4日,用12盏频振式杀虫灯,平均每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132.1头,斜纹夜蛾840头,地老虎4165头,金龟子1743头、甘薯天蛾235头。
  农三师45团2005年新购进频振式杀虫灯200盏,结合其它诱杀方法,2005年累计诱杀棉铃虫成虫65.5万头,其中越冬代诱杀0.7641万头,一代诱杀26.2万头,二代诱杀38.5万头。
伊犁农四师植棉团场合计应用频振式杀虫灯1246盏,加上高压汞灯174盏,黑光灯29盏,年诱680多万头棉铃虫成虫。
  农六师106团病虫测报站2004年4月18日—8月30日和2005年4月8日-9月10日,对所固定的三盏频振式杀虫灯逐日观察记录,共诱到害虫36240头,其中以4月底—5月诱虫数量最多,单灯诱虫数量在160—280头之间。据统计,2005年农六师全师累计摆放杀虫灯3215盏,诱杀棉铃虫成虫169.76万头。
  据农七师车排子垦区测报站2004年试验调查,开灯65天,频振式杀虫灯平均单灯累计杀虫6201头,平均单灯每天杀虫95.4头,是同时期黑光灯每天杀虫量31.5头的3.03倍。棉田主要害虫中,65天累计诱杀棉铃虫1383头,其中雌虫761头,雄虫622头,雌雄比1.22:1,地老虎997头,三叶草夜蛾568头,双斑萤叶甲138头,棉盲蝽79头。
农八师121团2005年共安装频振式杀虫灯650盏,结合杨树技把诱杀棉铃虫,共计诱杀80.3万头棉铃虫,每盏灯平均诱蛾数量达420头,有效减轻了田间危害程度,喷药防治面积大为减少。
农八师石河子总场2005年大面积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布灯800盏,覆盖面积4.8万亩,累计诱杀各类农林害虫35.6万头,其中棉铃虫成虫10.5万头。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确保了棉花的安全生产,使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以上数据充分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棉田害虫具有优越的诱杀效果,可有效控制棉田害虫种群数量。
  3.控害效果
  据农十三师红星一场2002年试验调查,布灯区平均百株落卵量为17.63粒,百株幼虫数5.4头,无灯区百株卵量24.1粒,百株幼虫7.89头,布灯区较无灯区分别降低26.9%和31.6%,尤其是二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布灯区百株卵量为28.4粒,百株幼虫为7.9头,而对照无灯区百株卵量41.2粒,百株幼虫11.2头,布灯区比对照无灯区分别降低31.1%和29.5%。
  黄田农场2003年试验调查,布灯区棉铃虫卵量、虫量都较无灯区对照低,布灯区平均卵量较对照无灯区下降54%,幼虫量下降40%,减少棉田化防次数2-3次,减少棉田亩化防成本15元以上。
农七师车排子垦区测报站2004年7—8月份在布灯区和无灯区分别选择5块棉田(均未喷药),每点调查100株,布灯区平均100株棉铃虫卵为10.7粒,幼虫3.1头。无灯区平均100株棉铃虫卵为16.5粒,幼虫4.85头。布灯区比无灯区棉铃虫卵量下降54.2%,幼虫下降56.4%,每亩减少用药2~3次。
  农二师33团2005年调查,灯区棉田百株落卵量为0.6粒,无灯区棉田百株落卵量为17粒,布灯区的卵量仅为无灯区的3.5%。
农六师芳草湖农场2005年示范调查,布灯区比无灯区田间百株卵量降低61.3%,百株幼虫量降低66.7%;红旗农场示范结果无灯区二、三代棉铃虫化防次数平均为2—3次,多达4—5次,若用赛丹防治,防治成本每公顷达195—293元,而布灯区化防次数降至1—2次,防治成本降至98—195元/公顷。
  农八师石河子总场2005年大面积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布灯区第一、二、三代棉铃虫百株卵量比无灯区分别降低46.7%、42.3%、41.4%,幼虫量减少24.6—35.8%;花铃被害率减少33—60.2%,控害效果非常显著。由此减少化防次数0.5次,棉田综合防治效果达85%以上,增产皮棉1664吨;节约农药12吨;累计节约农药成本60余万元。
由此可见,频振式杀虫灯大量诱杀棉铃虫成虫对降低棉田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密度,减少田间蕾铃被害率作用非常显著,可有效控制棉田棉铃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因而相应减少了棉田化防面积和化防次数,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防治成本
  以二代棉铃虫防治为例,据“南疆高密度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的调查研究”报道[2],采用杨枝把诱蛾防治成本为6元/亩,对二代棉铃虫防效为20%;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成蛾,防治成本为0.81元/亩,对二代棉铃虫防效为50%;应用Bt总费用为16元/亩,累计防效为75%;化学防治费用为8元/亩,平均防效为80%。在这四种防治方法中,以频振式杀虫灯的性价比最高。而普遍使用的杨枝把诱蛾方法虽然诱集棉铃虫成虫非常简便有效,但由于资源有限,大量砍伐使许多团场的杨枝把已经非常匮乏,长期大面积使用的可能性不大。相比较而言,兵团现在大面积推广有压膜下滴灌,架线通电配套后,大大降低了频振式杀虫灯拉线架灯的成本,为频振式杀虫灯大面积使用创造了便利条件。
  此外,目前许多地区把收集的昆虫卖给养鱼户,平均单灯一年可卖400元,由此又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5.工作量及安全性
  比较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物理防治措施,频振式杀虫灯只需晚开早关灯,2~3天收蛾一次,收蛾不受时间限制;而杨枝把诱杀方式需投大量的劳力每天清晨收蛾,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且7天左右还需更换杨枝把。所以频振式杀虫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省工省时省力。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兵团多年来的应用实践中,为发生任何人畜触电事故,非常安全。
  6.小结与讨论
  各地多年试验、示范及应用情况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棉田主要害虫均有诱杀作用且诱杀害虫数量大,适时使用该灯可大幅度降低田间棉铃虫发生量,有效减少化防面积和次数,延缓棉铃虫等害虫抗药性的发展,且操作简便,安全节能,防治成本相对较低,明显优于其它诱捕措施,值得在兵团棉田棉铃虫防治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佳多频振杀虫技术作为一种害虫综合防治措施在兵团植棉生产中扩大应用,必将对兵团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发挥重要作用。
  在开灯时段上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探索,既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消长,又能降低使用成本,最大限度的保护天敌,最大程度地发挥频振式杀虫灯控害增益的效果。
©2022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安全联盟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