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咨询热线:13388425012(南区)15325881717(北区)
病虫害图库

小麦黑穗病|图片|特征|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24      点击次数:107

小麦黑穗病别名:又称小麦黑疸、乌麦。

小麦黑穗病症状:小麦黑穗病初期病穗外面包有1 层灰色薄膜,小穗全被病菌破坏,种皮、颖片、子房全部变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病穗抽出前,膜已破裂。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冲散,只剩裸露的穗轴,在穗轴节部可见到残余的黑粉。

1.jpg

小麦黑穗病病原:小麦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 .和黑粉菌Ustilago nuda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小麦黑穗病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当种子发芽时,厚垣孢子也随即萌发,厚垣孢子先产生先菌丝,其顶端生6—8个线状担孢子,不同性别担孢子在先菌丝上呈“H”状结合,然后萌发为较细的双核侵染线。从芽鞘侵入麦苗并到达生长点,后以菌丝体形态随小麦而发育,到孕穗期,侵入子房,破坏花器,抽穗时在麦粒内形成菌瘿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厚垣孢子能在水中萌发,有机肥浸出液对其萌发有刺激作用。萌发适温16—20℃。病菌侵入麦苗温度5—20℃,最适9—12℃。湿润土壤(土壤持水量40%以下)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一般播种较深,不利于麦苗出土,增加病菌侵染机会,病害加重发生。

2.jpg

小麦黑穗病防治措施:常年发病较重地区用适乐时药种比1∶500 或2%立克秀拌种剂10~15 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液体,与10 kg麦种混匀,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15%~0.20%的20%三唑酮(粉锈宁)或0.2%的80%多菌灵等药剂拌种和闷种,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冬麦不宜播种过迟,播种不宜过深,播种时施用硫铵等速效化肥作种肥,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腥黑穗病的侵染机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电话:13388425012(南区) 15325881717(北区)
传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