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咨询热线:13388425012(南区)15325881717(北区)
病虫害图库

葱小菌核病|图片|特征|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25      点击次数:34

葱小菌核病症状:葱小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发病初期叶片、花梗尖端先开始变色,以后逐渐向下发展,致植株局部或全部枯死,仅留新叶。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丛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或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幼嫩菌核乳白色或黄白色;老熟菌核茶褐色,致密坚实,表面光滑,易脱落。

葱小菌核病病原: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大蒜核盘菌Sclerotinia allii Sawada侵染引起。

1.jpg

葱小菌核病发病规律: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或病部菌丝与健株直接接触后侵染发病。在南方温暖地区,病菌有性阶段不产生或少见,主要以菌丝体和小菌核越冬。翌年小菌核萌发伸出菌丝或患部菌丝通过接触侵染扩展。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15~20℃,相对湿度85 %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葱小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3~5月。葱小菌核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地势低洼、积水严重、雨后受涝、偏施氮肥、过度密植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通常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重。


葱小菌核病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各地市场特点、消费习惯引种抗病新品种。

②轮作换茬:发病地与非葱蒜类蔬菜轮作2~3年,避免连年种植。

③加强管理: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合理密植、防止种植过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及时清除病叶、集中深埋或销毁。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电话:13388425012(南区) 15325881717(北区)
传真:0571-86059660 86823529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