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红蜘蛛是很令人头疼的一类麦田虫害,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等。因其虫体小,发生早,很容易被忽视。本文就针对麦红蜘蛛分布地区,危害作物,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等方面来介绍,方便大家更加清楚的认识,以便尽早进行防治。
麦红蜘蛛分布地区:
多发生在北纬37度以南各省。如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等地。
麦红蜘蛛危害作物:
两种麦蜘蛛均为害小麦、大麦。麦圆蜘蛛还为害豌豆、蚕豆、油菜、紫云英等;麦长腿蜘蛛还为害棉花、大豆、桑等。为害特点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
麦红蜘蛛形态特征:
麦圆蜘蛛:成虫体长0.6一0.98mm,宽0.43一0.65mm,卵圆形,黑褐色。4对足,第1对长,第4对居二,2、3对等长。具背肛。足、肛门周围红色。卵长0.2mm左右,椭圆形,初暗褐色,后变浅红色。若螨共4龄。一龄称幼螨,3对足,初浅红色,后变草绿色至黑褐色。2、3、4龄若螨4对足,体似成螨。
麦长腿蜘蛛:成虫体长0.62一0.85mm,体纺锤形,两端较尖,紫红色至褐绿色。4对足,其中1.4对特别长。卵有2型:越夏卵圆柱形,长0.18mm,卵壳表面有白色蜡质,顶部覆有白色蜡质物,似草帽状,卵顶具放射形条纹;非越夏卵球形,粉红色,长0.15mm,表面生数十条隆起条纹。若虫共3龄。一龄称幼螨,3对足,初为鲜红色,吸食后为黑褐色,2、3龄有4对足,体形似成螨。
麦红蜘蛛发生规律:
小麦红蜘蛛每年发生3-4代,完成1个世代需24-46d,平均32d。 一般干旱麦田容易发生红蜘蛛。 麦长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适温为15-20℃,最适相对湿度在50%以下。麦圆蜘蛛多在早8、9点以前和下午4、5点以后活动。不耐干旱,生活适温8-15℃,适宜湿度在80%以上。遇大风多隐藏在麦丛下部。
麦红蜘蛛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倒茬,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冬春进行灌溉,可破坏其适生环境,减轻为害。(2)播种前用75%3911乳剂o.5kg,对水15—25kg,拌麦种150—250kg,拌后堆闷12小时后播种。(3)必要时用2%混灭威粉剂或1,5%乐果粉剂,每667m2用1.5—2.5kg喷粉,也可掺入30—40kg细土撤毒土。(4)虫口数量大时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kg。(5)也可选用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或50%硫悬浮剂667m2用200—4008对水50—75kg喷雾,可有效地防治麦蜘蛛,同时还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6)上述措施不能奏效时,可喷洒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绿保素(螨虫素十辛硫磷)乳油3000—4000倍液、36%克瞒蝇乳油1000—1500倍液,持效期10—15天。
南区电话
北区电话
微信(南)
微信(北)